欢迎访问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官网!
咨询范围

  情绪、心结、职场类: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自卑、自残、紧张、疑病症、脸红恐惧、余光恐惧、心脏病恐惧、艾滋病恐惧、考试紧张、失眠、神经衰弱、职场压力、工作怠倦、情绪低落、厌食暴食、老年心理、性心理等

  婚恋、情感、家庭、亲子类:婚姻危机、婚外情、出轨、夫妻关系、离婚、失恋、单亲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男人心理、女人心理、孩子学习、考试、性格、早恋、网瘾、厌学等

信息展示/Info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展示
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最终会通过“生病”爆发出来
文章来源:新月心理咨询  击数:299  文章更新时间:2024/9/26  
开学才两周,小朋友们就开始“作妖”了。



我们收到了一位家长的私信:我家孩子一说学习就“头疼”“肚子疼”,到底是不是装的?



要说为了不去上学,孩子们确实可以搞出各种各样的“花样”。故意弄丢课本作业、翘课逃课、反锁房间拒绝出门,甚至为了不去上学悄悄躲在厕所里。



但是这些一说到上学就开始“生病”的孩子,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说是装的吧,很多孩子真的会头痛、上吐下泻或者体温上升;但是,一说不去上学了,所有症状又瞬间消失了。



孩子是真的生病了吗?



其实这些孩子的病根并不在身体上,而是出现了心理问题。



在医学和心理学中,我们管这个叫“躯体化”现象。



01
无法正常表达的情绪,都储存在身体里


到底什么是躯体化现象呢?



简单来说,躯体化(somatization)现象,也被称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是指一系列由情绪或者心理困境引发的身体症状。常见的症状有胃痛、头痛、血压升高、心率异常等等。



当身体出现不适,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去医院检查;但是有的人全身上下都查了个遍,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可是身体的症状又是真实存在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时候有经验的医生就可能会建议病人去看看精神科,因为这些无法由医学解释的症状(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很可能并不来自身体的器质性病变,很有可能就是心理或情绪压力“躯体化”的结果,是人们心理痛苦的代替性表达。



所以我们可能会看到孩子一说到上学就开始头疼、发烧、胃痛,其实是孩子的身体在代替他们自己,“说”出内心的恐惧、焦虑、不安。



不只是孩子,我们这些大人在经历较为严重的压力情境时,也可能会出现躯体化反应。



就像近期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一些肠胃不适患者最终走进了精神心理科诊室》中采访的“忍辱负重”成年人们:不论是从小家庭关系紧张、习惯了紧紧绷着自己而且特别能忍的李悠,还是妻子产后抑郁失业、陷入婚姻危机的唐波——他们都是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忽略了自己精神和情绪上的异常,导致身体反复出现问题,在看遍了各个科室之后,在精神科确诊了焦虑症。



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我们内心那些不被关照的、被压抑的情绪和情感需要,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忽略而消失不见;它们只是悄悄潜伏着、积累着,最终变成身体上的病痛,向我们诉说。



02
“躯体化”为什么会发生?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大大小小的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负面情绪的体验并不必然导致躯体的不适。那么“躯体化”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形成的机制是怎样的呢?





身体和心理的互相影响





我们的身体对情绪是有记忆的;有些不易察觉的情绪反应就藏在我们身体里。



如果在过往经历中,某些强烈的情绪体验总是和一些特定事件同时发生,那么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就会反复以相同的方式被激活,从而建立起“刺激-反应”之间的紧密连接,形成一种“心理图式”。这个过程非常隐秘,可以无意识地被自动激活,所以我们往往没办法直接发现它们。而这些不易觉察的情绪感受就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躯体感觉,并通过大脑中的“神经-体液控制”系统影响到我们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等身体器官。



虽然当代医学研究还没有找到关于这一复杂情绪生理机制的全部答案,但是种种研究都表明我们的心理情绪确实对身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躯体化”的心理学机制





心理学家也对这种现象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家是第一批采用“躯体化”概念的研究者,他们将其解释为是被潜意识压抑的精神痛苦,通过躯体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当个体因为恐惧、负罪感等等原因,抗拒焦虑、抑郁等情绪进入我们的意识层面,不希望面对因此带来的内心的不适感时,“身体”就成了这些负面感受的容器,使我们免于直接表达和面对它们。



还有另一种解释认为,躯体化症状是一种心理上的“退行性行为”。当我们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婴儿时,我们无法说出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只能通过躯体的反应来表达和寻求关注。当我们成长发育后、再次遇到严重的挫折和压力情境时,幼儿时期的躯体反应可能会重现,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身体上的不适。



从这一角度来看,“躯体化”现象是源于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是我们内心需求的一种隐秘表达。





社会文化因素对情绪表达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负面的情绪体验;并不是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引起严重的躯体化反应。正如在定义中所说的,“躯体化”现象通常来自于情绪的长期忽视和压抑。而情绪压抑与表达,与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许多跨文化学者发现, 东方和西方人群的躯体化临床报告率有着显著区别,其中非西方社会人群的躯体化报告率远较西方人群高显。在我国精神科门诊患者中,以躯体化症状为临床主诉的患者往往达到70%以上。所以说,“躯体化”现象几乎在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更为常见。



这或许与我们普遍对于心理健康和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认知和态度有关:



很多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心理疾病了解甚少,因而非常排斥将自己划入“心理疾病患者”的范畴,并且认为表达精神上的痛苦和不适是“矫情”的;甚至当躯体化症状已经出现了,还被认为是在“装病”。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对情绪表达的不安全感、对特定社会角色的期待、内心的责任感等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个体无法自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脆弱,只能选择忽略和压抑,最终通过真的“生病”了,来获得关注和理解。



比如,一个因为学习困难或者社交困难而非常沮丧、焦虑的孩子,会本能地排斥去上学。但是面对严酷而高期待的父母,他们可能很难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或者表达了之后也不被理解和支持、甚至招来批评和责骂。慢慢地,孩子就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感受、不再说出这些负面的情绪;但是这些感受并不会消失,而是藏在胃里、堵在胸口、梗在喉头,最终通过躯体化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说,孩子不是装病,是真的“病了”。



03
读懂身体信号,关照我们的情绪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常见说法:“情绪是信使”。



不论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承载着我们内心的需要和渴望,都值得我们去看见、去读懂。



但正如上文所说,处在各种角色、期待、生存压力中的我们,往往会选择忽视甚至压抑那些负面的情绪感受;久而久之,仿佛也真的习惯了、麻木了。这时候,躯体就可能会发出强烈的、不容忽视的信号。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内心在通过身体向我们求助。



那么我们怎样更好地捕捉身体的信号,关照我们的情绪呢?



有几个小tips分享给大家:



01自我观察



留意自己的躯体症状与情绪状态之间的关系。当出现头疼、胃痛、呼吸不畅等身体不适时,试着问问自己,最近有没有让你感到压力很大的人或事?有没有让你感到很困扰的难题?尝试探索是否有潜在的情绪问题或心理压力,并记录下来。



02情绪表达



学习有效的情绪表达和沟通技巧。在觉察到自己最近的情绪或者压力后,可以试着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如和家人朋友交谈、或者写日记、画绘画、听音乐等。当情绪流动起来,压力也会逐渐舒缓。



03寻求支持



在面对躯体化症状时,不要孤立自己。尝试与家人、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果身体反复出现医院也无法诊断的严重病痛,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帮你识别潜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干预。



04健康生活



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和劳逸结合,都有助于从根源上减轻心理压力、减少躯体化现象的发生。参与正念冥想和放松练习,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身体和情绪状态的觉察,减少躯体化症状。



综上所述,我们的身体健康与我们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拒绝看见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们或许看起来更“坚强”了,实际上是压抑了自己的真实需要。最终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和情感,都会通过“生病”爆发出来。



因此,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脆弱,才是最大的勇敢;允许他人表达自己的脆弱和需要,才是最深的爱和关怀。

友情链接links

潍坊心理医生 潍坊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