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官网!
咨询范围

  情绪、心结、职场类: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自卑、自残、紧张、疑病症、脸红恐惧、余光恐惧、心脏病恐惧、艾滋病恐惧、考试紧张、失眠、神经衰弱、职场压力、工作怠倦、情绪低落、厌食暴食、老年心理、性心理等

  婚恋、情感、家庭、亲子类:婚姻危机、婚外情、出轨、夫妻关系、离婚、失恋、单亲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男人心理、女人心理、孩子学习、考试、性格、早恋、网瘾、厌学等

信息展示/Info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展示
动机的种类:如何毁掉和重建一个孩子的学习热情?
文章来源:新月心理咨询  击数:167  文章更新时间:2024/11/27  
一个母亲曾问一位心理老师,她家孩子从小到大报了好几个兴趣班,但总是半途而废,学着学着就不想学了,怎么督促都没用,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激发她的学习热情呢?



没想到,这位心理老师不走寻常路,对这位家长回复,这个问题太大了,可能一本书都写不完,但他可以回答一个相反的问题,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学习热情。



比如,以乐高积木为例,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玩乐高的热情?



这位老师一共列出了十四条对策,我们挑几条看一下——



要求孩子每天必须玩一次。

告诉他隔壁老王的孩子只比他小一岁,积木玩得还比他好。

给他报名乐高积木的考级。

在客人面前,要求他展现玩积木的技巧,接受客人的赞美。



试想一下,这样十四条对策,一通操作下来,这个孩子什么感受?大概这辈子都不想碰乐高积木了。





01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当一个孩子天然地对积木感兴趣,乐此不疲地沉浸于积木世界中的时候,他是快乐的,这项活动本身就让他快乐。



这时,驱动他的是内部动机,是一种为了寻求内在满足而从事活动的动机。



这种动机不需要外部的奖赏,因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赏。



当父母要求他将积木作为每天必做的任务,将外部的展示、奖励、评价、标签施加到孩子身上时,他的内心会不自觉地发生变化,他做这件事情,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些额外的结果。



这时,驱动他的是外部动机,是一种活动以外的因素所引发的动机。



活动本身不是奖赏,但可以趋向奖赏,活动只是达成某些目标的“工具”。



02
两强相遇,谁更强?



试想如果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打一架”的话,谁能赢呢?



你会将筹码压在谁的身上?



且听听两位选手的陈述——



内部动机:我会给你兴趣和快乐。



外部动机:我会给你优秀的成绩。



内部动机:我会契合你内心的期待和喜好。



外部动机:我会给你足够的报酬和外界的认可。



内部动机:我会让你按照自己的内心行事。



外部动机:我会帮你提供外界的督促、约束,甚至强制。



这,还真不好判断……



的确,内在动机很重要,当被内在动机驱动时,我们会更努力,会喜欢这项活动和工作,会享受这个过程,也往往会有更强的创造力。



但外部动机也不容小觑,年幼时,一朵小红花是极大的激励,长大后,成绩、荣誉、金钱、评价会带来明确具体的回馈。我们必须得承认,这些外在的刺激也能产生强大的动力。



03
两强相融,会如何?



既然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都如此强大,那么,试着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岂不是强强联合?



很可惜,情况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



1973年,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一所幼儿园里,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一群喜欢绘画的孩子被随机分成了三组,每个人会被带到一个单独的房间,研究者邀请他(她)用彩色的荧光笔(这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玩意儿)绘画。



A组的孩子在动笔画画之前,就已经被告知,画完之后会得到一个漂亮的证书,证书上有金色的星星、红色的丝带,还会写上他(她)的名字和学校;



B组的孩子也会得到同样的奖励,但事先并不知情,直到绘画结束之后才得到这个漂亮的证书;



C组的孩子没有任何奖励。



一个周之后,这些孩子一起回到一个大教室,教室里除了绘画专用的纸笔之外,还有积木、橡皮泥、家务用品等活动材料,他们可以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结果发现,这次活动中,A组的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减少了很多,他们画画的时间只有其他孩子的一半,而B组和C组的孩子画画的兴趣却提升了。



不仅如此,研究者还邀请评委对整个实验过程中三个组别的绘画作品进行了评分,发现B组得分最高,C组次之,而A组的分数远远低于这两组。



最后,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事实上,儿童(至少是一些儿童)对学校安排的很多活动存在内在兴趣,但在此类活动中设置外在激励系统会破坏儿童的内在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过度理由效应”——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感兴趣,二是有回报。如果已经有了第二个理由,那第一个理由降低一点,活动也可以成立的。所以,当原本内在动机驱使的行为一旦变得“有偿”,这种奖励就会削弱原本的动机……



有意思的是,奖励可以削弱内部动机,但相反的处理——惩罚,却可以建立内部动机。



不少研究证明,当明令禁止某件事情的时候,原本没想法的人却萌生了“试试看”的冲动;当对某个行径施加惩罚的时候,有人做这件事儿反而更加心安理得了(他们想着反正我都为此遭受惩罚了)……



不得不说,人类真是一身反骨啊!



那这是不是说明,外部动机是不好的存在呢?



也不尽然。毕竟,这一项研究描述的是原本就存在内在兴趣的活动,外部奖励的加入会带来干扰。试想,如果是兴趣并不浓厚的活动呢?内在的理由并不充足,这个时候,加上外部动机的支撑,至少会提高完成这项活动的概率。



(想想你多少次为了成绩、奖罚、约束,而勉勉强强完成一些任务……)



而我们需要警惕的,主要是两种情况——



其一,别让奖励干扰了原本的兴趣和动力。



开篇故事中的父母所犯下的错误就属于这个类别,本来是兴趣促生的活动,但一旦叠加了外界的督促与强制、过度的奖励与评价,将孩子本来喜爱的活动变成了一件功利化的事情,并“成功”地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对这项活动彻底失去了兴致。



所以,外部奖惩的不当累加,很可能会抹煞了孩子的内部动力,甚至也消磨了外部刺激带来的动力。



其二,重要的目标和方向,别尽然交给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有其价值和作用所在,在对于每个人而言,终究需要一个基于内部动力的目标和方向。



当下,为什么很多孩子在考上大学后会出现“空心病”,究其缘由,他们生命中前期的动力都来自于一个又一个的外部风向标——考上好中学、考上考大学、选个好专业……



当这些外部目标一一达成的时候,这些孩子反而陷入到了巨大的迷惘之中,不知该何去何从……



04
毁掉的热情,如何重建?




回到开篇故事中,那位心理老师为我们假定的情境——一位孩子玩乐高积木的热情很可能即将被摧毁,该如何进行重建?



第一步,卸下这些外部的奖惩和评判,珍惜并尊重一个孩子的内部动机。



请切记,内部动机是由一个孩子内在的兴趣、理念、追求所引发,不需要外部奖励,活动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



第二步,给予的关注应该指向孩子自身的体验、收获,而不是结果和成绩。



卸下评判,不代表卸下关注。适当的时候,可以去倾听孩子的感受,他是否快乐,是否有进步,是否碰上了一个难过的坎儿……在意他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而不是结果和成绩。



第三步,恰当利用奖励,将奖励作为一种关于能力的反馈信息。



还记得那项研究中B组的孩子吗?事先,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会获得漂亮的证书,画完之后得到了这样一份惊喜的礼物。在第二轮实验中,他们依然还热爱绘画,并画出了最好的作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



心理学家曾研究过奖励的作用,并找到了两种功能——第一,控制功能,奖励存在的目的是让你完成这项任务,而人一旦产生了“我是为了奖励才做这件事情”的念头,最有可能削弱内部动机;第二种,信息反馈,奖励只是一种反馈,个体借此了解自己的成效或进步,甚至会将奖励视作对能力的一种肯定。



所以,恰当利用奖励,它不应是完成这个任务的理由,而是成长附带的一个反馈信号。



希望,故事中的那个孩子,会重新爱上自己的乐高积木。

友情链接links

潍坊心理医生 潍坊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