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官网!
咨询范围

  情绪、心结、职场类: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自卑、自残、紧张、疑病症、脸红恐惧、余光恐惧、心脏病恐惧、艾滋病恐惧、考试紧张、失眠、神经衰弱、职场压力、工作怠倦、情绪低落、厌食暴食、老年心理、性心理等

  婚恋、情感、家庭、亲子类:婚姻危机、婚外情、出轨、夫妻关系、离婚、失恋、单亲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男人心理、女人心理、孩子学习、考试、性格、早恋、网瘾、厌学等

信息展示/Info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展示
为什么经常有“可怕的想法”出现?如何让它们消失?
文章来源:新月心理咨询  击数:128  文章更新时间:2025/3/26  
心理咨询中,经常有来访遇到这种情况:正在专注于某件事,突然一个奇怪、甚至可怕的想法闯入脑海?这些想法让他们感到困惑、内疚,甚至怀疑自己的心理健康。



例如,在办公室想到“如果我从楼上跳下去会怎样?”或者坐地铁时想“我会猥亵身边的人吗?”或者想到父母时突然出现想法“父母真该死!”尽管这些想法你从来没有付诸行动,但它们的出现却让你感到不安:



我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想法?我是不是不正常了?



我的观察是:很多时候,这些想法本身并不代表什么问题;对这些想法的恐惧和不解,反倒引起了痛苦。



这种突然出现的可怕想法,一般被称为闯入性想法(Intrusive Thoughts),它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当你了解这些想法的成因、它们为何如此难以控制,以及该如何应对它们,你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缓解。



01
闯入性想法是什么?


闯入性想法是那些未经邀请、不受欢迎的思维内容。



它们通常突然出现,与当前的情境或任务无关,甚至可能违背个人的道德观或价值观。常见的闯入性想法包括:



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画面或想法。

强迫性怀疑,如“我真的锁门了吗?”、“我会不会生病?”

不符合伦理的想法,如关于性、暴力或宗教的内容。



这些想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是自动的,不是你主动选择去思考的。



02
为什么会出现闯入性想法?


闯入性想法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你“有问题”或者“心理不正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大脑的正常运作



大脑每天会产生成千上万种想法,其中一些可能是无意义的或与当前任务无关的“杂念”。闯入性想法不过是这些随机想法中的一部分。



例如,一位来访会有“咒骂父母”的想法,因为感觉父母在她生长过程中并不理解自己,甚至伤害了自己。但是她马上又会想:天啊,我怎么会有咒骂父母的想法!我从前是不会这么想的!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这时候,我给她做“正常化”处理:人际关系中有攻击想法是正常的,包括对待父母。很多时候我们对父母是“爱恨交织”的,并不那么纯净的只有爱和感恩,那是过时的道德要求。来访这时候会发现,原来自己对父母一直都有怨恨,只不过从来不允许自己有这些想法出现。



2. 压力和焦虑



当你处于高压力或焦虑状态时,大脑对潜在威胁的警觉性会增加。这可能导致一些极端或不合理的想法突然冒出来,作为大脑“保护机制”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我们都有走夜道的经历。这时候,很怕后面有人跟踪;奇怪的是,越这么想,越会对身后提高警惕;此时哪怕有一点声音,都会敏锐的“捕捉到”;我们甚至会出现一些可怕的想法,比如后面有一个坏人出来,把自己杀了或者强奸了……



在压力和焦虑之下,这些想法是正常的反应。所以,我也发现,很多有闯入性想法的来访,本身就是处于负面情绪之中。


3. 反弹效应和白熊实验



神奇的是:想让“可怕想法”不出现的人,往往是“可怕想法”经常出现的人。


例如,当你告诉自己“不要总想自杀”时,大脑却更容易被它吸引,频繁的产生自己跳楼自杀的想法,尽管你并没有自杀的动机。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弹效应”,也就是说:当你试图压制某些想法时,它们反而会更频繁地出现。



我经常给来访者举“白熊实验”的例子,它是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实验,目的就是揭示思维压抑的后果。



白熊实验的研究者告诉参与者:“在接下来的五分钟里,请尽量不要去想一只白熊。如果白熊的形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请按铃。”



结果发现,尽管参与者努力压制对白熊的思考,但他们反而更频繁地想到白熊,并且不得不多次按铃。



接下来,研究者允许参与者随意想白熊而不压制思维,结果他们想到白熊的次数反而减少了。



白熊实验说明,当我们刻意试图不去想某件事时,大脑的监控系统会不断扫描自己是否真的“没想”。这一过程本身就让相关的想法更容易进入意识,导致反复回想。



4. 心理状态和疾病



当然,有些闯入性想法确实和心理疾病有关系。例如:


强迫症(OCD):闯入性想法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反复纠结于这些想法。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会反复遭受与创伤事件相关的闯入性回忆。



抑郁症和焦虑症:消极或灾难性的闯入性想法在这些情况下更为常见。



03
如何应对闯入性想法?


1. 接受它们的存在



首先要明白,闯入性想法并不代表你的真实意图,也不反映你的性格或价值观。这些想法只是大脑的正常活动的一部分。尝试用“这是我的脑子在乱跑,而不是我自己”的态度看待它们。



在实际咨询中,很多时候,当我告诉来访,类似“我想跳楼自杀”、“我想杀了父母”、“我想猥亵美女/帅哥”都是正常的思维,我们都会有,只要不付诸行动就不是问题。这时候,来访的情绪就已经大大缓解了。



2. 不要试图压制



压制想法只会让它们变得更加强烈。相反,我会告诉来访,可以尝试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它们。例如,当一个不受欢迎的想法出现时,可以默默告诉自己:“嗯,这只是一个随机的想法。”



当你看到一个美女或者帅哥,然后想和他们发生一点什么,这不是一个正常人普遍会有的想法么?这说明对方有魅力,说明你有性冲动,仅此而已。



3. 专注于当下



正念练习是应对闯入性想法的有效工具。尝试通过深呼吸或感知身体的感觉,把注意力拉回到当前的环境中。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对闯入性想法的关注。



正念的核心理念就是“接纳不评判”,所以,只是觉察那个想法,然后不评判,就是看着它。它反倒会消失。


4. 识别和挑战不合理的信念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你可以学习识别这些想法中的认知偏差,例如“我想到这件事就代表我会去做”。事实上,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想法,但并不会付诸行动。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想法。所以,当他们知道别人也有类似想法的时候,会恍然大悟。



5. 与专业人士交流



当然,如果闯入性想法频繁出现,并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不妨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帮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可以帮助你分析这些想法的来源,并教会你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04
想法不代表你是谁


闯入性想法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们的误解和过度关注。



记住,这些想法不代表你是谁,也不意味着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接纳它们的存在,学习健康的应对方式,你会发现它们对你的影响会逐渐减弱。



你的大脑可以产生任何想法,但最终的选择权在你自己手中。



这是一场关于自我与思维的对话,而非一场需要战胜的“战争”。希望在未来,你能轻松面对那些偶然闯入的想法,找到内心的平静。

友情链接links

潍坊心理医生 潍坊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