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官网!
咨询范围

  情绪、心结、职场类: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自卑、自残、紧张、疑病症、脸红恐惧、余光恐惧、心脏病恐惧、艾滋病恐惧、考试紧张、失眠、神经衰弱、职场压力、工作怠倦、情绪低落、厌食暴食、老年心理、性心理等

  婚恋、情感、家庭、亲子类:婚姻危机、婚外情、出轨、夫妻关系、离婚、失恋、单亲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男人心理、女人心理、孩子学习、考试、性格、早恋、网瘾、厌学等

信息展示/Info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展示
为什么是双“相”障碍,不是双“向”障碍?
文章来源:新月心理咨询  击数:225  文章更新时间:2024/1/5  
01
到底是双相障碍,还是双向障碍?


随着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开始知道了这种精神心理障碍,还得知原来它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躁郁症”。



但有时候我们上网看文章、视频和新闻的时候,可能会发现里面用的是“双向情感障碍”。



到底是“双相情感障碍”,还是“双向情感障碍”呢?



其实,“双相情感障碍”才是国内精神医学中更正确的表述,很多新近的医学著作中也会写为“双相障碍”。



像国内最权威的精神科著作《沈渔邨精神病学》,还有最新出版的《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中,用的都是“双相障碍”。



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发现一个精神科大夫、或者精神科医疗机构用的竟然是“双向情感障碍”的话,那极有可能说明他们并不专业,最好对他们的诊疗或者观点保持审慎态度。



而一些非医学专业的媒体、自媒体因为对精神医学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出现了错误,这也情有可原。



而且,确实有很多人觉得,躁郁症患者的情绪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完全是两个方向,那不就是“双向”吗?



但显然,这种疾病的命名从西方国家传入我们国内时,当时负责翻译的精神科专家不是这么想的。



双相障碍的英文名称是“bipolar disorder”,字面直译就是“两个极的障碍”。这两个极指的就是轻躁狂/躁狂发作,和重度抑郁症发作。



可是,当时负责翻译的精神科专家更倾向于从“相”的角度来理解这两个“极”。



“相”的意思是同一种物体的不同状态,比如水有气态、液态、固态是三个相,而双相障碍就有“躁狂相”和“抑郁相”。



虽然这个翻译听起来有那么一点绕,可能很多大众一下子有点难理解,但它也是成立的。那国内精神科前辈们翻译好了之后,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希望更多大众能了解到这个病的准确名称是“双相情感障碍”,提高知识储备,防止被一些不专业的信息误导。



02
患者容易生气就是轻躁狂/躁狂发作吗?


上面说了,双相障碍指的是这种精神心理障碍有“躁狂相”和“抑郁相”,也就是有躁狂/轻躁狂发作,还有重度抑郁发作。



重度抑郁发作这比较好理解,基本上与抑郁症的症状一致,只是程度重一些。这在临床和大众中一般没有争议。但对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症状,临床中就有一定争议了。



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评定标准中,有一条是“易激惹”,表面意思就是非常容易被激怒、发火,甚至在激动之下做出极端行为。



所以很多精神科大夫认为,如果患者明显变得更容易愤怒、暴躁,比如经常在家大发脾气,大吼大叫,甚至砸人毁物的话,这就是易激惹,那就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



但也有一些精神科专家不同意。他们认为,还要细分患者“易生气”背后的心理过程。



如果患者是因为非常自负、狂妄自大,认为自己就是牛、就是对的,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就生气,这才是易激惹。



可如果患者是因为心里很焦虑、压抑、害怕,所以情绪一点就着,容易发火,那就不是“易激惹”,而是“激越”。



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孙学礼教授就说过:“激越”类似于“狗的攻击”,患者内心其实是压抑、焦虑的,而“激惹”类似于“虎的攻击”,患者是因为内心自大,容不得别人质疑,所以动怒。



而且,如果患者是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虽然他们有时会生气,但主要还是心情愉悦、高兴、甚至兴奋亢奋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特别牛,前途肯定一片光明,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生气很久。



对此,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医学颜文伟教授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说轻躁狂/躁狂发作的主要症状是“高兴愉快”、“欣喜若狂”的,这种高涨的情绪甚至能感染他人。



我非常赞成上面2位教授的意见,我也认为,所谓的“躁狂相”,患者的主要情绪应该是欣喜若狂、狂妄自大,而且精力旺盛、不知疲惫的。



我接诊过很多被其他权威精神科大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青少年、大学生,他们生病以来,从没出现过欣喜若狂、狂妄自大的状态。



相反,他们因病休学、跟父母关系恶劣,内心一直非常压抑、焦虑,绝望。他们从小到大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不断自我否定,这是他们的患病根源。



他们困在这种状态走不出去,父母不能理解他们,也不懂得科学、理性地跟他们相处,更不知道要努力修复、或至少避开孩子的心理创伤。所以,这些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很容易被激活,甚至承受新的心理创伤,导致他们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



比如,患者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大量来自父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非常不满。他们很可能还看过一些信息,认为自己患病都是父母导致的,进而仇视父母。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些不当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激活患者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患者情绪爆发,对父母大发脾气,甚至拳打脚踢等等。



还有一些患者遭受过来自老师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即使毕业很多年仍耿耿于怀。如果他们的心理创伤一直未得以修复,又再次遇到老师时,很可能会对老师采取报复行为。



比如2018年7月,33岁的常仁尧与同伴外出,遇到初二时的班主任张老师骑电动车经过。常仁尧想起以前曾被张老师体罚过,心生愤懑。



他上前拦下张老师,一边辱骂,一边连续扇了对方4个耳光,又对其面部、胸腹部猛击数拳,踢翻了张老师的电动车。



这些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敏感易怒并非是躁狂发作,而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后所出现的激越状态。而且,当这些患者发过一场火之后,他们的情绪不是愉悦的,而是又变得状态低沉、萎靡、沉默,呈现重度抑郁发作的状态,部分患者会后悔、自责,觉得自己的反应不理性,很过分,导致患者自我否定,进而加重抑郁发作状态。



所以,我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后,我并不认同他们之前“双相障碍”的诊断,而会把诊断改为“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而且,很多这部分患者还有偏执型人格异常,非常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坏意,这也是他们容易被激怒的原因之一。



当然,我在上面也提及过了,能不能把“容易暴躁易怒”的症状都看作“易激惹”,进而诊断为双相障碍,这在临床中还是有争议的。我们不宜说意见不同就是误诊。



但如果患者容易愤怒就被诊断双相障碍,这样的诊断范围肯定会更广泛,所以我们暂且称之为“泛双相”。



03
两个“相”的背后,是两种互有联系的心理根源


对于一般大众来说,上面的分析应该不难理解。



即使是我们健康人群,如果本来就感到烦躁、焦虑,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时,也会容易情绪爆发,冲家人破口大骂,家人觉得我们不可理喻,“你今天火气怎么那么大?”这种激越状态,很多人都出现过。



大众们可能更难理解的,是我上面所说的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这些患者之前还抑郁低沉,自卑自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肯出门见人。怎么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像换了个人似的,整天异常兴奋,见到人就夸夸其谈、说大话,思维很快,浑身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主流精神科大夫往往也不能解释这种巨大的变化,可能只会说,这个病就是这样,这是症状。



但如果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到这部分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去寻找的话,他们的轻躁狂/躁狂发作是有明确的心理根源的。



这部分患者都有不少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比如成长过程中反复被外界过度夸奖、阿谀奉承,“你成绩那么好,长大肯定能考上北大清华,当科学家、当省长”,“你口才那么好,以后肯定能当大律师”,“你是最聪明的,别人都比不上你”就类似这种夸奖的话。



孩子听了这些话非常高兴,心里飘飘然,觉得自己确实像别人说的那么厉害。而且,他们确实在某个阶段曾经表现出色,可以说有一定的骄傲基础。



所以,当他们的重度抑郁发作有所缓解,生活际遇比较顺利,甚至取得一些小成绩、小进步,别人持续对他们夸奖的时候,就很容易激活这种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他们越来越兴奋,觉得自己果然还是很厉害的,连抑郁症都能扛过去,还有什么能难倒自己?简而言之,他们又飘了。



其实,对于患者来说,这种状态是非常美好的,他们活在自己的自吹自擂和幻觉当中,十分享受,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如果有人指出他们太飘了,他们往往觉得是别人不懂自己。即使因此生气,但很快又会开心起来。



甚至连部分患者的家人、朋友也很高兴,尤其是患者轻躁狂发作时,他们会觉得患者积极乐观,这个病终于好了。所以,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极少会在轻躁狂时就诊。大夫能亲眼看见的机会不多,多半只能问患者、问家人,患者是否有过这样的状态,也就是回顾性诊断。



如果患者出现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那往往意味着他们离下一次重度抑郁发作不远了。



因为狂妄自大,盲目乐观,甚至口出狂言得罪人,或者说大话被指责,他们很容易在现实中屡屡碰壁。



当他们持续遇到困难、挫折,或者被外界否定时,这很快又会激活他们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再次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还发现自己之前居然做过那么多自大的事,简直丢死人了。他们再次陷入了重度抑郁发作。



所以,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典型双相障碍的心理根源中,也有两种“相”:



一种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令患者情绪压抑、痛苦、自我否定;



另一种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令患者兴奋、飘飘然、盲目自大。



而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都属于病理性记忆,都是后天形成的,属于心理社会因素。



希望这篇文章不但能帮助大家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两个“相”,还能让大家深入理解两个“相”背后的心理根源和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



当通过颠覆性的临床深度心理干预,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找到两个“相”对应的病理性记忆,并予以高效修复的话,患者能快速走向康复,实现快速撤药。



如果患者、父母暂时难以接受到这种临床深度心理干预,也可以通过“自我家庭治疗”,尽量修复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这也能显著帮助患者加快康复!

友情链接links

潍坊心理医生 潍坊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