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父母幸福家庭,孩子怎么莫名其妙抑郁了?
01
前阵子,有几个朋友聊到青少年抑郁的话题。
朋友A说道:“现在的孩子,真的是什么莫名其妙的抑郁原因都有。我认识的一家爹妈,平时对孩子特别宠,孩子自己也承认父母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想要什么都给买,吃饭恨不得喂到嘴里,穿什么衣服搭什么鞋子都为她考虑好,参加什么活动爹妈都陪着,花钱参加比赛弄个奖也要哄她开心,从她的学习到生活到业余爱好,什么都给她安排得明明白白。”
朋友B说:“昂,这是够宠的。”
A说:“结果前段时间你们猜怎么着,这个孩子抑郁症,自杀了,万幸是救回来了,我们所有人都惊掉下巴。而且自杀的原因你听着都匪夷所思——孩子说她活够了,她觉得人生已经被父母都安排得特别好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更好的变化了,自己的成就也不会比父母更成功、更出色,自己经营的人生也不会比父母安排得更完美,所以她的人生圆满了,可以over了。”
于是大家感慨了一番什么莫名其妙的、离奇的抑郁原因都有,以及现在的孩子真是难以捉摸之类的话,散了。
但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是不太会有莫名其妙的抑郁的。我感觉这个孩子的问题,可能是“自我同一性的早闭”。
概念复习:
“自我同一性”这个概念,翻译得比较拗口,其实说白了,就是对自我的探索: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怎样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找寻这些答案的过程,就是探索自我同一性的过程。我理解的“自我同一”,就是“知行合一”——我所过的人生,就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所展现出来的我,就是真正的我。
所谓“自我同一性”的早闭,就是在本该探索的阶段,却早早关闭了这个探索的想法和行动。
虽然从朋友的聊天中我无法得知她们生活的细节和全貌,但从已知的信息来看,我觉得他们的亲子相处存在几个问题,都有可能剥夺了孩子的愉悦感:
1人类有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自我健全人格的本能
无论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还是埃里克森的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他们都提到了人类这种追求自我发展的动机和过程。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渴望实现个人潜能和价值,并寻求成长和改变,这是人追求完善自我的动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则更具体地指出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所面临的发展任务,以及可能获得的心理品质——例如在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追求。
2高峰体验、心流状态的获得,依赖于任务的难度
任务的难度也应当是适度的,过于困难的任务可能会带来挫败感和不适,但适度难度的任务却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体验。因为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激发个人的动力和专注度,让人将认知和情感完全投入到当前的活动中,并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而完成那些根本不需要努力的简单任务(或是一看就知道结果的任务),并不能带来心流或是高峰体验,可能体验到的只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而已。
3预期之外的获得,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陌生化的体验,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新奇强烈的感官刺激。
因为当个体获得意外的奖赏或获得时,大脑奖赏系统会被激活,多巴胺会被释放,从而产生愉悦感。相反,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注定的,预期之内的,那奖赏系统并不会被激活,也就根本体验不到那种多巴胺带来的快感了。
如果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一味剥夺了任务的难度,将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框定在预期之内,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那就是自我同一性的早闭——我也没有目标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了,我也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我就什么都听别人(主要是父母)的安排好了。
02
过了几天,我陪鹿老师看了一部电影,是那种美国爆米花青春喜剧片。女主角是性感成熟情场高手那一类的大姐姐,男主是一个即将上大学的死宅高中毕业生。由于男主性格过度内向,也从不和异性接触,于是他父母雇佣女主去和男主制造浪漫邂逅,扮演他的倾慕者,和他谈场甜甜的恋爱来提升他的自信心。
后面的剧情就是女主从一心搞钱的打工人到真心爱上男主,男主从沦陷爱情到发现被骗,然后欢喜冤家,误会解除,blabla……剧情比较轻松但也很老套。不过让我觉得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结局并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happy ending,而是男女主掏心窝子探讨了各自的童年历程和心中执念后,在彼此的祝福中去了不同的城市,奔赴未来的无限可能,是个开放式的结局。这部剧在我这里一下就拔高了,不光是无脑青春喜剧了,还有点探讨青少年成长的立意了。因为不管是18岁的他还是30岁的她,都还仍然在“找寻自我”的路上摸着石头过河。
原本我不太理解为什么男主在得知真相后会那么愤怒和崩溃,后来我想明白了,他的人生正是缺乏任务难度所带来的高峰体验,以及意料之外所带来的多巴胺体验,也就无法发展完全的自我。正如他所说:“我以为的生命中偶然出现的惊喜,原来都是我爸妈安排好的,就和我人生中的所有事情一样。”
他有一段和父母的对峙:
“那场篮球比赛,你是故意让我赢的吗?”
“欺负我的那个男生,是你们让他退学的吗?”
“你们应该让我自己尝试成功或失败。”
“你们无法继续追踪我,我把手机密码也换了”
他拒绝妈妈帮他铺床,拒绝妈妈帮他整理行李箱……
我突然发现,这个男主和我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女孩,所遇到的境况是有点类似的:经济富裕的家庭、妥善安排好一切的溺爱的父母、自我封闭的孩子。甚至,他们自己一开始都没意识到自己不快乐的根源在哪里,他们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圆满了。
只不过区别是,男主采用了“不知好歹”的方式和父母对抗,来获得自我探索的自由;而开头提到的女孩,直接采取了自我了断的方式,来告别这不由自己掌控的游戏。
不要觉得是他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矫情”,因为在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为他安排好了一切,导致尝试被阻断,那他们就是会出现种种情绪障碍甚至行为障碍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行为保守、墨守成规、缺乏主见、胆小怯懦;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焦虑、抑郁、躁狂、自虐、自恋等等。
太过严实的爱会将一个人向外扩张的生命力扼溺其中,包裹的爱如同跗骨的毒,溺爱的父母侵占了孩子的躯体,抽走了孩子的灵魂,但父母可能还不自知,甚至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遇上主体性意识较强的孩子,可能这样大包大揽会令其反感,亲子关系会陷入一度紧张的对峙,孩子甚至会经历一段时期的离经叛道、摆烂、愤怒冲撞的人生……但这却未必是坏事。先破而后立,这种对抗和反叛,正是被控制的一方重新夺回人生方向盘、重新分配人生控制权,从而重塑自我同一性的必经之路。
但如果遇上服从性较强的孩子(也就是比较乖比较听话的孩子),表面上一家人的相处可能是岁月静好,但孩子的内核可能已经被破坏了。他们早早关闭了找寻自我、忠于自我的通道,成了行尸走肉,这样的孩子往往会闷声憋大招,要么向内自毁,要么向外攻击——这也可能是外人眼中的“好好的孩子怎么莫名其妙就抑郁/躁狂了”的原因。
那么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呢?经过打听,她和父母一起去看了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师的建议下,养了猫狗,在照顾另一条生命一点点成长的时候,感受生命的意外带来的惊喜时,也复苏了自己的生命力。现在这孩子已经康复,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了。
插一句题外话,每次写这类文,都会有人质疑“怎么父母对你好也不行”“现在的孩子就会责怪父母”。这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每次遇到一方(比如孩子)感到痛苦想沟通,另一方(比如父母)经常会愤怒和防御,因为后者不觉得这是沟通,他们觉得这是“责怪”,是“兴师问罪”。
但我其实并不将之视为“责怪”,我会认为这是一种沟通和思考,和父母相互磨合出舒适相处之道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觉察和观照自己的内心。拥有了这种觉察的清醒,即使沟通过后父母不愿改变,那么自己也更能有改变的向好的力量。